看到天龍文的筆戰文剛貼出來的時候,頓時手癢也想來發表高見。

笑話!身為資深PTT鄉民同時又是代表七年級的中堅分子,怎麼能繼續「潛水」呢?註1
(哎呀!也快30了!被萬惡媒體與資方稱之為草莓族的我們真的變中堅了...老了老了...)

不過看著看著,我覺得這話題八成會變成筆戰,尤其是當話題扯上政治、藍綠、省籍時,那根本沒完沒了了,於是我就乾脆繼續潛水了...註2

但是看著看著,看著整個討論串開始往「不美好」的方向發展時,我覺得身為經歷過「天龍」這字崛起於PTT,同時也曾經看著這個詞「長大」的我,實在是有必要跳出來講幾句話了...

PTT鄉民其實算是個很可愛的「生物」,成員包羅萬象、專長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天天發明創造一堆流行性文化名詞就像:

星爺的電影台詞(這太多了,根本舉不完)

最近剛過世許冠英的「完了完了,要變殭屍了」

新警察(新來的,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炸蝦(蔡依林當時穿紅衣、跳火圈的開場秀被人家這樣嘲笑)

獅子丸(指名嘴陳揮文)

扁維拉、土城救援王(當藍營出了什麼包的時候,就會利用阿扁炒新聞,趁機移轉社會大眾的焦點。所以稱阿扁為救援王。至於扁維拉則暗喻洋基隊的王牌救援投手李維拉 )

以上族繁不及備載,新名詞三不五時都會跑出來,再加上中國文化用語被台媒大量轉載(OO哥、XX門),好像只要超過一週沒上PTT看一下你就會被整個「次文化文明」甩個大老遠,尤其是最近正紅的「李大仁」,要不是我同學在MSN整晚都在跟我碎碎唸李大仁是笨蛋、大豬頭,我還真的不知道「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劇有多紅。(我很少看電視跟演藝圈花邊新聞)...註3

------------------------------------------------------------------------

一、緣由:


好了!我發現我又開始碎碎唸碎到離題了,回到正題!
魷魚這些詞兒源自PTT,我們不了解PTT的話就無法了解這幾年來蹦出來的一堆新名詞,我就簡單的講一下PTT究竟是什麼吧。(有些資深前輩可能聽過但是不是很了解PTT到底是啥碗糕)...註4

What is Ptt?
批踢踢 (Ptt) 是以學術性質為目的,提供各專業學生實習的平台,而以電子佈告欄系統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為主的一系列服務。期許在網際網路上建立起一個快速、即時、平等、免費,開放且自由的言論空間。批踢踢實業坊同時承諾永久學術中立,絕不商業化、絕不營利。(詳細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隱私權保障請參閱 使用者條款)
批踢踢相關服務目前由台灣大學電子佈告欄系統研究社維護運作,大部份的程式碼目前由就讀或已畢業於資訊工程學系的學生進行維護,並邀請法律背景的朋友作為本站法律顧問。目前在 Ptt/Ptt2 註冊的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尖峰時段兩站容納超過十五萬名使用者同時上線,擁有超過兩萬個不同主題的看板,每日有上萬篇的新文章被發表以及閱讀,並且擁有前輩朋友留下數量可觀的資料文件。(摘自批踢踢官方頁面)

想想看呐!註冊人數超過一百萬人,尖峰時段超過15萬名使用在線上,你說要忽視由PTT創造出來的文化或名詞還真難。(像是現在都用小夫來代替謝長廷之類的)

現在讓我們回到話題吧,「天龍國」、「天龍人」這個詞,一開始只存在於「航向偉大的航道」這熱血漫畫,而愛看這些熱血漫畫的熱血青年,同時也很愛上PTT在網路裝超人,台灣的網路是一個匿名者的國度,任何人只要一匿名,那麼在網路的世界幾乎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了,PTT鄉民就是個好典範,像是「萬人響應無人到場」、「無所不酸」、「瘋狂跳針」等。

是的!跳針!我又跳針了!我發現我只要一扯皮就會把話題扯個老遠甚是離題了(這就是鄉民)。

WIKI寫的天龍人(國)「稍微嚴肅」的過度解讀這個詞了,而偽基百科本身就是個笑鬧網站,裡面所講的東西全部都是在幽默反諷的,故也不必太過於當真。


二:符號進化史
(有關符號互動論的詳細請自行上網查詢,很複雜的社會學,在這邊討論會整個離題)


天龍國第一共和:

就我所知,天龍人這詞自海賊王出版後就慢慢流傳出去,但也沒那麼廣泛流傳,直到郭冠英的「台巴子」事件後,才開始「大量流通」,這時候有鄉民反諷郭冠英是個高級天龍人,自然視台灣人為台巴子,此時期天龍人泛指祖籍中國的「藍皮紅骨滯台人員」,而天龍國則是指滯台人員(如郭冠英)的偉大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註5、6、7

天龍國第二共和:

台巴子事件後,這個大量流傳的新穎詞兒又因為PTT八卦版討論台北的地價房價,逐漸的開始演變成住天母、大安區的人。此時天龍人與天龍國泛指「台北國」國內的精英區域精英人類...註8

天龍國第三共和:

蛆吱戰爭後(南北、藍綠鄉民的筆戰,又譯:蛆吱若驚、南北戰爭),再次「更廣泛」的代入符號象徵內,此時天龍國泛指整個台北市,而天龍人泛指身分證A以及所謂更進一步的Y開頭的人,與天龍國相對的則是另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新文化、新國民、新人類的---「山豬國吱吱」,山豬國這個字其實很少用(但是有出現過),山豬國吱吱的第一共和本來是指台南、高雄,經歷第N次共和後,現在泛指桃園以南,基隆以北的區域,至於為什麼會有山豬國,則是因為蛆吱戰爭中代表蛆方反擊吱方,戲謔吱吱都騎山豬、撘獸車,來諷刺南部人騎車不戴安全帽、開車不繫安全帶、紅綠燈拿來當裝飾品而得名。...註9

春秋戰國五胡亂華:

當「PTT聯邦」內訌不斷時,這時候「有心來亂」的鄉民趁機自立為王、自我正名,此時天龍已經不是台北的專利反而被拿來「亂用一通」了,好比南京才是中華民國的天龍國、北京才是台灣特別行政區的天龍國、東京是帝國台灣州的天龍國,州長則是岩里政男、府城台南才是正統台灣天龍國等什麼亂七八糟的都跑出來了...

------------------------------------------------------------------------

三:結語

天龍這個詞經過多次詮釋後,目前則代表首都的另一種次文化稱呼,這只是一種符號,就像我們講的LKK一樣。
我國中的時候,記得教育局有發行書刊,叫什麼O市青年還是O縣青年,反正就是全縣市的學生投稿寫一些有的沒的然後再發行給大家看的公家課外閱讀刊物,記得有一期內容是由某校輔導室自己丟稿給大家看的,內容是介紹新世代流行語,像是SPP(俗氣)、LKK(老氣)、PMPMP(拼命拍馬屁)等新鮮流行詞,現在看來簡直俗到不行。

而當年5、6年級的人應該都習慣自稱為LKK跟不上時代了,這時候大家會覺得LKK是歧視性、貶義性字眼嗎?不會嘛!!(當然少數人例外就是了...)
在80~90年代對一些老究學來說,他可能堅持應該維護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語言傳統,大家都詩書禮樂、四書五經、世界大同,聽到LKK這種名詞會跳起來大罵儒子不可教也!
但是現在誰會鳥那些老究學?他們已經被時代的洪河淹沒了。

資訊化的社會,在傳遞各地次文化語言時,本來就很容易在短時間大量流行(然後再大量消失),今天這個字紅了,明天換另一個字紅,五年前誰在跟你哥啊哥、牛B個B?現在打開報紙,一堆哥在那邊牛B、犀利人妻、草食男等族繁不及備載,老子身為時代新血輪都看不懂了...

我在台北生活十年了,對台北的了解都比對家鄉的了解還深,身邊一堆身分證A開頭的台北同學,沒事也在跟我戲謔咱天龍國又如何如何,這種存在於網路的語言經過大眾傳播與文化交流,自然會形成一種符號文化名詞,誰知道經過天龍第四、第五、第N共和後,這個詞又會代表什麼?他會不會跟LKK、SPP這種歷史名詞一樣,被歷史的洪河給淹沒了?

天龍這兩個字,可以代表藍綠、南北、文化甚是天龍特攻隊(笑),它本身代表很多意義,同時也不代表任何意義。名詞這個字,端看人是怎麼詮釋,過於認真去探討甚是辯解它的意義只會讓你頭痛又沾一身腥,當天龍這個字被詮釋為首都的時候,設想當有人稱呼住首都的人說:「啊!你這個首都人怎樣怎樣怎樣」的時候,你會跟他生氣的說首都這個字有歧視性嗎?套一句鄉民常常說的:「認真,你就輸了」,凡事笑笑就好了,當你不當一回事幽默一下笑笑就好時,「有心來亂」的人又能奈你如何呢?註10






註1:潛水,只看不回,不發表文章或意見。

註2:筆戰,口水戰也,現代用法泛指在網路上因各自價值觀不同而引起的辯論

註3:次文化,非主流小眾或新興文化,現在非學術上來說,大部分通常是在講年輕人文化。

註4:相信我,次文化裡頭,魷魚很有機會取代由於這兩個字,原因是新注音造成的。新注音文化,台灣懶人文化造成的現象,由於不選字、不修正,導致整篇文章錯字一堆,甚是出現一些「有趣的詞兒」反而取代原來的名詞造成一種另類的流行,只能說真是「必然導致必然」....

註5:大量流通,本來就有這玩意的存在,只是注意或是使用的人少,等發生關鍵事件後才開始廣為流傳、使用。

註6:郭冠英事件,這沒什麼好講的大家都知道了,不過同時期也造成新民高中的郭冠瓔事件(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自個兒查去吧...)

註7:以目前來說,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統派人士目前不多了,幾乎只剩下少數的基本教義派,而鄉民現在所謂的統派通常是指中國統一台灣的統派。

註7中的註1:滯台中國人這詞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存在於PTT文章有關天龍人的詮釋,所以請別找老兄我抗議,我只是把原始文義貼上來而已..

註8:台北國(當時是指台北市、不包含臺北縣)、台北特別行政區,被諷刺為獨立於台灣的「中華台北」,要進台北國還要在泰山收費站拿護照過海關,簽證費用40元,整個王國被護國神河(淡水河)保護。

註9:蛆,起因是馬先生當選總統之後,多次接待天朝特使(就是文章說的天龍第一共和),造成綠色黨派的很不爽,於是就諷刺馬為區長後來演變成「驅長」,之後又因為「新注音文化運動」,誕生了「蛆」這個字。而吱吱這個詞則是是蛆蛆一詞被發明後,電視台轉播紅衫軍在凱道的活動,有綠營支持者爬上中天新聞台架設在當地的主播台,身手矯捷活像猴子,故得名。自此「天龍藍蛆」與「壽山綠吱」代表了北部人與南部人戰不完的爭了...

註9中的註1:有人會問壽山吱吱是啥? PTT鄉民口中的「狹義南部」泛指台南跟高雄,而壽山盛產猴子....懂了吧?「魷魚」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解釋「天龍」這個名詞,所以就不再繼續解釋了(不然講不完了)

註9中的註2:身分證Y開頭的身分代表,國中之國,請自行上網Google「陽明山管理處」的始末。

註10:「鄉民」一詞源於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主角包龍星(周星馳飾)升官至八府巡撫後重新審理戚秦氏滅門血案的橋段中,陪審的方唐鏡(吳啟華飾)言道:「我是跟鄉民進來看熱鬧的,只不過是往前站了一點,我退後就是了!」從此以後,「鄉民」一詞便引申帶有「愛湊熱鬧、跟著群眾起鬨」的意味。而現在鄉民在PTT用語則是指PTT使用者,凡是在PTT擁有帳號並且瀏覽、發表過文章者,即為鄉民。(不是指鄉下來的居民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m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